9月20日于我校国际交流中心召开的“2009中国企业内部控制高层论坛暨中国企业内部控制研究中心成立大会”圆满结束了。本次论坛中,来自政府、理论界的专家、以及企业界的精英为这次论坛提供了高水平的学术参考,为相关理论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财政部金融司孙晓霞司长从商业银行的角度对内部控制进行了分析。她提出商业银行内部控制是涵盖财务管理、公司治理、会计内控、风险管理等多项内控过程。因此需要所有员工主动参与其管理过程。同时内部控制应随着银行经营环境的变化不断调整。之后她对我国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现状进行了全面分析,并总结出长期以来我国商业银行的内部控制以双人临柜,相互签字为控制手段,以财务复核为主要特征,这实际上是一种原始内控方式。随着银行业的改革逐步推进,政府部门相继出台了内部控制方面的制度,使我国商业银行的内部控制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尽管如此商业银行的内部控制仍存在多方面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孙司长提出应该进一步完善董事会制度、加强文化建设、以及建立科学严密的内控组织体系等建议。
国资委周放生局长对企业全面风险管理进行了深度分析。周局长从美国的金融危机谈起,认为这一次美国金融危机的原因就是风险失控。风险失控的原因来自三个方面,第一,公司董事会失效;第二,缺乏内部控制手段;第三,股票期权。之后,周局长进一步分析了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的关系,他认为内部控制是风险管理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它们是一体化的;内部控制解决的是常规性风险,而风险管理解决的是非常规性的风险。随后,周局长还就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的关系、内部控制和信息化,以及银行内控和风险管理与企业内控和风险管理的关系、中央企业实践等进行了深度分析。周局长最后指出,我们要培养民族的自己的中介机构。我们现在太过于依赖国外公司了,这是巨大的风险。
中煤地质总局总会计师王爱琴女士从地质勘探行业企业的角度分析了内控的重要性,对行业企业的内部控制的发展历程、存在和应注意问题进行了全面的总结,特别提出了推行全面预算管理,提升资源整合和成本控制的效率和效果的重要性。最后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中石化集团公司内控负责人郑鑫成博士对企业内部控制中的局限性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他提出由于中石化是国内最早进行内控的一家企业,由于实行时间较长,因此积累了相对丰富的经验。接着他从实践的角度谈到了内部控制的局限性。他指出,企业制度的不完备是必然存在的,企业层面的内控发挥效果最终是要看执行的情况,并且内部控制强调部分间的相互牵连,同时内控需要外部环境的支持。针对这些局限性,郑博士提出应该成立专职的内控部门,并且充分发挥审计部门的作用。
铁道部原总经济师于川从铁道部的实例出发,对内部控制中的监控功能进行了分析,并特别从财务工作的角度对财务部门内部的监控和对董事会的监控进行了深刻剖析。最后他对企业内部控制的基本发展历程进行了总结。
我校研究生部主任王汝芳博士做了“把握衍生工具特征,构建有效内控制度”的报告。王博士从大型企业一再由于衍生工具而造成巨亏说明了建立衍生工具专项内控制度的重要性。王博士从内控的角度出发,将衍生工具的特征归纳为五个方面,并指出,目前部分企业由于缺乏针对性的内控制度,导致出现三个困境:公允价值不“公允”,越权审批没“越权”,监督缺失似“必然”。最后王博士针对衍生工具的特征和存在问题,从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监控的5个方面对构建有效的衍生工具内部控制制度提出了建议。
我校劳动人事系的任吉博士做了“企业内部控制环境的指标体系及评价模型”的报告。任博士从如何评估企业内部控制环境的角度,依据美国的coso报告,全面归纳了企业内部控制的基本构成要素及反映这些要素的基本指标,最后设计了指标评估的模型。从学术的角度为企业的控制环境的评估方法提供了参考。
来自华北电力大学的张颖博士作了“金融危机下企业内部控制的新发展和新要求”的报告。张博士从美国雷曼兄弟公司引起的金融危机开始,到我国目前的内部控制规范体系进行了深入分析。并对照coso报告,从基本构成要素的各个方面,将我国的内部控制基本框架进行了分析。
最后中国总会计师协会常务副秘书长蒋宝恩先生对大会做了总结性发言。他首先肯定了本次论坛的成功,并强调了企业内部控制的长远意义和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最后对北京物资学院开门办学的方针进行了肯定,同时感谢校方对本次论坛的支持。并宣布了本次大会的圆满结束。